yili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6/10/03 文章: 121
积分: 686
:
|
|
根据中国社科院2000-2001年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研讨会资料,“199
8年全国从业人员中不识字的占11.5%,贵州占28.1%,西藏占61.0%,甘肃
占26.8%,青海占44.3%,宁夏占24.7%" 。《半月谈》第492期(2000年10
月25日第20期第1?)报道,“1998年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
化程度的劳动力比例为43.2%,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总数的5%”。由
此可知,西部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根源,乃是农村劳动力文化技
术素质太低,不仅当地缺乏资源有效持续开发和利用的人才,而且不能满
足外来资金投入集约化资源开发的劳动力技术要求。随着市场经济自发产
生两极分化的作用,城乡社会弱势人群必然逐步出现,相对城市而言农村
经济发展差距更大,贫困人口数量多分布面积广,据两会期间报道现有贫
困人口城市2000多万、农村3000多万,当地政府教育经费投入捉襟见肘,
普及义务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从1988年至今,每年中小学平均辍学至少
达400多万(1996年10月5日《党员特刊》第10期),两会代表大声疾呼:
农村中小学生流失数上升到30%以上,而且在农村经济疲软的情况下有更趋
严重之势。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
量剩余劳动力必然不可遏制地向城镇转移。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1999,
第25-28页)统计资料表明,从1960年-1998年期间,农业就业人数百分比
变化数据减少,美国8.5到2.7,加拿大13.3到3.8,澳大利亚(1970-1998
年)8.1到5.0,日本29.5到5.2,法国23.2到4.4,德国13.9到2.9(<教育展
望>中文版2002年第1期第31-32页)。我国是一个产业化程度很低的农业大
国,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已达2亿,在农业同时进行产业化和现代化的
过程中,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必然加速度进行。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社
会,普通初高中毕业生在城镇二、三产业找到工作的机会将越来越少,而
且“高中辍学生可以在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农业、渔业、林业、工业、采矿
业或服务部门找到长期工作的日子已经不多了。这些部门向以知识为基础
的部门的转变,意味着未来的农民、渔民、林业工人与采矿工人将至少需
要接受14年教育,才能去操纵由计算机控制的农业、捕鱼、采矿、制造及
伐木的器械设备”(戴维.威尔逊:《教育展望》中文版2002年第1期第31
-32页)。然而,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严重滑坡态势,西部高等教育
毕业生纷纷离乡流向东南城市,贫穷落后和职教滑坡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
环。中国社科院专家指出,西部开发的“突破点”在于教育,要大力发展
职业和技术教育,“各级政府要大幅度增加教育投资,实行各种优惠政策
。”(张守一:中国社科院2000~2001年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学术研讨会文
件《专家报告集》第5页)。从我国“人口多、经济底子薄”的实际情况出
发,迫切要求“西部开发在老少山边穷地区通过半工半读自力求学优先实
现普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具体措施如下:
(1)政府决策层到学校和家庭个人,都应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新观念
,新型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类似西方双元制教学模式),不仅是西部农村
脱贫致富的需要,而且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
(2)全国人大根据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制订《鼓励新型半工
半读学校办学条例(草案)》,规定新型半工半读学校办学原则、办学指
导思想、学校教学管理和校办企业管理规范,同时对投资办法多样化、校
企收益合理分配及税收减免政策做出具体规定。
(3)支持建立“全国半工半读自力求学基金会”,通过媒体广泛宣传
半工半读自力求学新观念和新方法,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面向海内外
人士募集新型半工半读学校启动资金,并制订基金会资金监察和管理办法
,定期公布基金会资金收支借贷途径和发挥效益情况。
(4)国家教育部应参考1965年半工半读教育会议总结的经验教训和制
订的“五年实验,十年推广”计划,借鉴国内外教育实验研究最新成果,根
据我国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和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制定新
的切实可行的通过半工半读自力求学优先实现普及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的实验和推广计划,在宏观指导督促实施中及时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和解决
实际问题。
关于提案有关办学的详细资料参见《西部开发教育当先文集》(张俊杰
文章选辑)。
E-mail:yaxia101@163.com/yili66@china.com 2002年4月16日 _________________ 古今圣贤,化民兴国,助学资教当先行。
大雁情,邀仁人志士,携手西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