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美国西部行片断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散文游记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纳鲁若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6/10/05
文章: 105

积分: 488


文章时间: 2006-10-08 周日, 上午12:24    标题: 美国西部行片断 引用回复


2003年1至6月,我在美国华盛顿州惠特曼学院讲了一个学期的课,待到考试等属于尾声的一应事项结束后,心就开始野了起来,其原因是我的老朋友,惠特曼学院人类学系主任孟彻理(Chas Mckhann)早就和我们约定,学期结束后,要和我们几个云南朋友在美国西部大地来一次露营之旅。作为人类学家的老孟和我都属于那种喜欢在山野里奔波的一族,他在云南滇西北进行田野调查时也不时地要来几次“天当被盖地当床”的户外露营生活才过瘾。那美国西部神秘的原野早就在撩拨着我的心了。

我们很快在学校的体育器材部租借了帐篷、睡袋等物,准备好食品、汽灯、劈柴的斧头、锯等一应露营之旅所需要的东西,便坐上老孟那辆里面冰箱、电炉以及简易睡床都一应俱全的面包车,奔向广袤苍茫的美国西部原野。

1. 在黄石公园与野牛群狭路相逢

美国的“国家公园”概念一般认为是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Geoge Catlin)首先提出的。1832年,在去达科他州旅行的路上,他对美国西部大开发对印第安文明、野生动植物和荒野的影响深表忧虑。他认为,"它们可以被保护起来,只要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一个国家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1872年,在美国很多热爱大自然的各界人士的努力下,美国国会批准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

我们第一天在沿途的一个国家森林(national forest)露营地露营,翌日直奔黄石公园。在建盖得与森林和环境情调十分协调的公园入口处买了门票后,我们进入了公园,开车不一会,便见黑压压的一大群美州野牛(bison)迎面而来,它们大摇大摆地从旁边的林地草甸走向公路,对车子和人连睬也不睬。售票处给我们的黄石公园报上十分详细地介绍了该公园的方方面面,其中提到各种野生动物,提醒这些貌似温驯的野生动物有时性子是十分爆烈的,特别是那些带着幼崽行走的雌性动物非常多疑,会因误会而对人和汽车发动攻击。国家公园的守则中明确规定,游人在园内必须与所遇到的熊保持100码(约91米)的距离,与野牛等则应保持25码(约22.8米)的距离。我出发前在黄石公园的网站上看到登载了一些抢拍到的野牛和麋鹿等猛烈地袭击人和汽车的现场照片,其中一张是一头暴怒的野牛将一个游人甩到了树上。这些照片都警示众人不能随意靠近这些野生动物。现在,这些力大无穷的长毛野牛群浩浩荡荡迎面而来,我们根本没办法回避,只好将车停住,静观这些看去对人十分傲气的野牛,担心其中会不会有对闯进它们领地的这些现代怪物汽车看不顺眼而来猛撞它一头的莽牛。

幸运的是这些野牛对我们的车和我们都带理不理,自顾自群体赶路,可能是忙着去什么地方。它们的这种平静之态壮了我们的胆,我们在非常近的距离内抢拍到了几张它们"招摇过市"的照片。

2. 荒原露宿惹恼了山狗
旅行到离科罗拉多州很近的犹它州荒原的一天,我们一行人与北美印第安文化中十分著名的山狗(Coyote)无意中发生了一点摩擦。

生活在北美的这种山狗与灰狼属于同一类,它非常机灵而行动诡秘,嗅觉异常灵敏。在北美印第安文化中,山狗是一种智慧、机敏和在危境中善于生存的动物。在印第安人所有的动物故事中,最多的就是关于山狗的故事。

在有些故事中,山狗以一个机智、善待朋友,崇敬大地的老人形象出现。有些故事中说是山狗创造了大地上的山川河流,是个创物之灵。它还凭自己的机智杀死凶恶的妖怪,救活了被妖怪吃掉的人和动物。在有的故事中,山狗被描绘成是一种狡诘而幽默的动物,与中国文化中所描述的狐狸有些相似。但山狗又常常以它这种幽默和如魔术师般的滑稽表演给部落生活带来不少乐趣。有一个流传在太平洋西北地区印第安人人中的故事说,山狗喜欢在姑娘面前炫耀它能以两手向空中抛丢它的眼珠子的游戏,有一次在一个漂亮姑娘前玩得过分忘形,把一颗眼珠抛得太高,抛到高空去落不下来,变成了牧夫星座(Arcturus)。散居在美国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和爱达荷州的内滋·坡慈(Nez Perce)的印第安人把机智的山狗追溯为他们的祖先。

我们那天在西部荒原上开车赶路,连续开了七八个小时。一路想找到一个有水流而可以露营的地方,来到犹它州的荒原上时,天已经接近傍晚,红日快要西沉,前面还是茫茫无际的荒原,在这空旷的原野上找一个有河流的露营地显然已经不可能,于是决定就地在这荒野上露营。我们支好帐篷,生火做饭,两个男士在帐篷里歇息,两个女士则在车上歇息。老孟则说要看荒原上空的星星,连帐篷也不要,就地铺开睡袋钻进去睡了。

睡到半夜,我在帐篷里听到近处传来一阵阵宛如狗吠的声音,紧接着吠声,便是一阵阵十分凄厉的长声嗥叫,与狗的叫声又判然有别,有些像狼。这些叫声一会在东一会在西,似乎嗥叫的动物正在周围跑来跑去。我担心老孟露天而睡,危险性大,便把他叫醒,提醒他注意动静。他也听到了,说是几只山狗,不用怕。山狗叫了一会,可能意识的这里人多,不敢靠近,后来就无声无息了,荒原重归于寂静。

第二天早晨,我们在汽车、火塘和帐篷附近周遭看到了一些凌乱的山狗脚印,有些地方还有尿的痕迹,显然山狗是以这一它特有的方式表示这是它们的地盘,我们明显是闯入了它的领域而使它恼怒地发出嗥叫。

据美国野生动物专家的介绍,山狗是一种对自己的领地非常敏感和在乎的野生动物,它长声嗥叫时,是在向周围的同类和异类动物宣布:你们听着,我在这里,这是我的领域。有时公山狗的嗥叫还包含有这样的意思:其它雄性伙计们不要靠近我,可爱的雌性朋有则欢迎你来光临我的领地,请发出你的声音回应我,让我知道你在哪里。而当它发出家狗叫般的吠声时,是表示对侵入它的领域的动物发出威胁之音,表示它要捍卫自己的领地和巢穴。

我们心中都有些不安,昨晚上我们这些不速之客,蓦然闯入山狗的领地。在这儿栖息的山狗可能也没有料到,在这样一个既没有河流又没有树木,茫茫沙砾上只有在风中抖动的灌木和鼠尾草的荒原上,却莫明其妙地来了这么几个怪怪的人在此露宿,打乱了它宁静的生活。

3. 学会“不给你食物”

此次美国西部之行,常常与不少野生动物不期而遇,其中学到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与这些动物友好相处时,要学会“与你做朋友,但不给你东西吃”。
在我国,有机会给野生动物喂一些食品,常常被看作是一种对动物施以善心和慈悲的行为,对野生动物也时时依恋地来向人索要食物的现象,也被看作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一个标志,我们不是常常从媒体报道中听到过不少山中的某种珍希动物突然依恋起人来,常常向人乞食,并赖在人的活动范围内不走,而友好的人们则兴高采烈地给以丰富的食品等的“佳话”。

我们此次美国西部之行走了很多个著名的国家公园,看到向人们乞食的动物以松鼠为最。在以雄伟的雪山和那静如梦幻的杰克逊湖以及莽莽森林闻名于世的大台顿国家公园(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我们就碰到一些长着灰白色的毛皮,样子显得十分可爱的松鼠,它们一路地跟着我们,开始时我们觉得它们与我们那么友好,非常开心,特别是两位对这些可爱的野生动物一片柔肠的女士情不自禁地想喂它们吃点水果之类的食品。到我们坐下来吃野餐时,麻烦就来了,原来跟着我们的松鼠只是一两个,这时突然就变成了一群,在我们的周围和食品之间肆无忌殆地奔跑窜跳,想方设法要争夺到我们的食品,胆子大得出奇。我们费了不少力气才在松鼠的这种围攻式的干扰下手忙脚乱地吃完午餐。

我注意到,在美国国家公园的宣传品上,都特别醒目地提醒人们:“请不要给野生动物喂食!”其中这样陈述其理由:“给野生动物喂食是一种经典的例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人类的一片好心倒反会不经意地导致生态问题。我们早已知道,野生动物非常容易沉湎于人类的喂食,它们在夏天经常吃人们喂的食品后,胃就逐渐变得只能容纳可以那些帮助消化人所喂的那些食品的细菌。当旅游旺季过去后,野生动物胃内就变得难以产生有助于帮助消化野生自然食品的细菌。当冬季结束时,这些野生动物尽管腹内塞满食物,但却因为消化不了而活活地饿死。”

“人类的喂养还会给人带来危害,比如,啮齿动物是非常容易传染疾病的。此外,人的喂养使野生动物逐渐变得驯良而接近人,然后慢慢变得对人有侵犯性。请大家记住,学会有责任感地和野生动物交朋友,而不是试图以喂食的方式与它们交朋友而导致恶果。”

美国众多国家公园由于游人众多,因此难免就有不少想通过喂食而向野生动物表示友好和宠爱的游客。据介绍,在加利福尼亚和亚利桑那州的一些国家公园里,已经出现了一些向游人特别是小孩乞食的山狗,有些游客被乞食的山狗咬伤。有的习惯了得到人所施舍的食品的山狗,当它们向人求食不得时,便想方设法偷窃人的食品,有时则向比它弱小的动物或小孩攻击。

人们怎样学会爱护野生动物,以什么样的方式向它们表示友好,这是我在这次美国西部之行中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

4.露营野趣

不作此次美国西部行,真不知道露营在美国人中是这么风行。在众多的国家公园、州立公园、国家森林,私人林地等,到处都设立有专门提供人们露营的野营地(Camping ground),在周末和节假日,很多著名风景区的野营地早早地就被人们预订,美国人不管男女老幼,都喜欢这种外出露营度假的方式,一是它与住旅馆相比,可以省很多钱,同时又能充分领略栖息于大自然怀抱的野趣。我们这次西部之旅是赶在美国今年与周末连在一起的“国殇日”之前出发,一路上,在规定的森林或公园露营地都不难找到位子。

头一天沿着爱达荷州境内的蛇江和清水江赶路,江两岸森林茫茫,江水异常清澈。当晚,我们在被划定为国家森林内的一个露营地歇息,当晚这里悄无人迹,只有我们一行人。森林里的露营地设有简易厕所,厕所内设计了一种不用水冲但却完全无臭味的“洞穴式”马桶,马桶下面是一个很深的洞。任何一个露营地都有供人们用的自来水设备,每个露营位都有一个用大铁圈作成的火塘,上面设计了一种能自如升降的铁烤架,烹煮食品十分方便。此外,还有一张不加精细加工的野餐木桌以及条椅。露营地没有人管理,但在入口处立有标牌,上面写着使用露营地的种种注意事项,我们按上面的指示,自觉地将应该付的露营位一车8美元费用自觉地连同一张填写好的单子一起放进规定的木箱里。美国人在这些方面都是相当自觉的,因此,很多位于国家森林公园的露营地都没有专门的人员来监督管理,只是过几天来巡逻一下。

我们宿营的旁边是一条水流湍急的河,称为“罗罗河”。我们进入帐篷入睡之前,按营地管理条款中所提醒的,将所有的食品收进车内。如果帐篷内外放了食品,就有可能引来熊等动物光顾,老孟在一次露营中就碰到一个朋友因放在帐篷内的旅行包中有些吃食,夜里吸引了一头熊,一巴掌就把帐篷扯到一边,将旅行包抓了就走,边走边找出里面的食品大嚼,幸好那一巴掌没有伤着他的朋友。
当天晚上,还是有几头鹿悄悄地来光顾我们的营地,但溜达一会后很快就离开了。

在如黄石公园那样的著名景点,露营的人就多起来,有搭帐篷的,有开来里面卫生设施和生活用具一应俱全的RV车,RV的英文全名为Recreational Vehicle,中文称为休闲车,也有人称其为"旅游房车"。我们得先在营地管理处交费,然后按指定的号位搭帐篷,烧篝火。这里的卫生间里有电和空调等,舒适是舒适了,但人一多起来,就有些失去了露营的野趣。

为了充分体验露营西部山野之趣,我们有几次就专门找海拔高,风光美丽而又人迹罕至的林地露营,这样也就顾不上美国相关的不应在未划定的山林里露营的规定,来了点自由主义。充分领略了在积雪皑皑的高山、芳草瑟瑟的荒原、美丽如画的颤杨林等大地怀抱中露宿的野趣。

在露营中,也发生过一些有意思的小插曲,在大台顿国家公园森林内露营的一天晚上,我们费了很多劲劈的一堆干柴禾被人悄悄地在夜里偷走了。老孟因此很气恼,第二天早上还悄悄地去附近营地去明察暗访了一番,想查出“窃柴小偷”,但无功而返,他沮丧地说,碰上这样连柴禾都要偷的贼,真是没办法!





1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纳鲁若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散文游记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