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麻沸散人
会员等级:2
加入时间: 2006/10/16 文章: 60 来自: 中国·重庆 积分: 207
:
|
|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乍一看来,人如果没有病,这几个环节中就少了一个组成部分,生与死之间的距离就缩短了一些,生命的历程仿佛就不尽完美了。
或因机体本身的生理失调,或因外界导致的五劳七损,人总会有大大小小的问题,或生大病,或患小疾。是何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强壮也好,是何其“手无缚鸡之力”的脆弱也罢,人毕竟都是血肉之躯。无病无痛,不痛不苦,“没有痛苦的人是最痛苦的”。且不说凡人,神仙尚如此——
彭祖,早年得道,是以长寿而驰名中外古今的仙人,“彭祖八百岁”,有口皆碑。彭祖自“遗腹而生”,“三岁而丧母,遇犬戎之乱,流离西域,百有余年,加以少枯,丧四十九妻,失五十四子,数遭忧患,和气折伤,荣卫焦枯---”还未出生,其父见背,是为遗腹子;总角之年,其母西归,又痛失母爱;后遇战乱,颠沛流离,妻离子亦散。终致“和气折伤”,动脉血和静脉血都枯竭了。彭祖浪迹天涯间之病痛,由此可知。难怪当有位宫女向他问道时,他无可奈何地说自己“恐不度世”——即将不久于人世了。然而,正是由于这些坎坷路上的苦难使得彭祖百折不挠,笑傲人生。
所以,有了病痛,不一定就是坏事。天将要委大任以世人的时候,常必先苦其志劳其骨,而后方有“否极泰来”。有人却说,“人不怕穷,就怕有病。”,这话于我看来失之偏颇,退一步说,应该是“穷人不怕穷,就怕有病”,而富人则当有另说。穷人一旦患上了有钱人的病,等于是飞来横祸,“趁你病,要你命”,因为人们常说“黄金有价药无价”,医院那门槛,钱少了进不去。富人就迥然而异了,一方面,他们与穷人一样,由此而使机体获得了特异的免疫能力;另一方面,他们有能力花大把钱住进“三甲医院”,服务一流,价格公道,生命有保障。遥想当年,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无欲无求,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放眼今日,患者的健康所系,病人的性命所托,白衣天使们是否做到了问心无愧,是否做到了“普救含灵之苦”?
病又是极富正面意义的。从前的美女西施,天生丽质,因时常心痛病发作而皱眉头,即所谓的“西施病心而颦”,这样的动作对于国色天香的西施来说无损其美,反而是锦上添花,使其更美。但是,听说另一些长相稍丑的女人,以此效仿西施,结果是“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真是“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于是,闹出了“丑女效颦”这么个词儿。 这又让我想起了《庄子》“应帝王”篇中的那个典故:南海之帝“倏”与北海之帝“忽”,为中央之帝“混沌”凿七窍,一日凿一窍。七日之后,七窍遂成,“混沌”却死了。前一个故事的那些女人盲目崇拜、胡乱效尤,没病装病、无病呻吟,落得个无人想见、催人欲呕的下场;而后者,那些违反自然规律,自作主张,肆意妄为而造成恶果的人,不正应该象“丑女效颦”那样加以批判吗?
“天道自然,人道无为;知柔贵反,崇尚谦下。”放眼当今之世界,一些国家,一些人,不知“宇宙万物源于道”,也不知“万物莫不有道”,只知道推行强权,妄图雄霸天下;只知道谋取暴利,妄想带着亿万身价躺进棺材!社会、民族之病态端倪,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由此看来,每一个人都有必要慎重地对待“病”这个字了。 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afeisanren |
|
|
返回顶端 |
|
 |
叶英儿
会员等级:6
加入时间: 2006/01/04 文章: 1312 来自: 中国浙江省洞头县职教中心 积分: 9817
:
|
|
社会、民族之病态端倪,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好文,道理通俗易懂.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