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韩公采风录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故事小说[600字内短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也好快活

会员等级:3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10/25
文章: 246
来自: 山西省太原市
积分: 470


文章时间: 2006-11-09 周四, 上午12:40    标题: [原创]韩公采风录 引用回复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大作家韩公准备采风去了。作家采风本算什么稀罕事,特别是对韩公这样的大作家采风就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不过这一次韩公采风却和以往有些不同,既非领导安排或什么地方邀请,也不是去名山大川或穷乡僻壤,就在韩公现在居住的这座城市,是韩公自己突然想到的,而且他还很郑重其事要办这件事。
其实韩公一直就有采风的习惯,以前在乡下的时候就坚持不懈,几天不出门好像灵感就没了似的。后来到了城市虽然也少不了出去采风,但更多却是应景了,毕竟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了,现在也算功成名就,觉得再那样辛苦有些不值,那种心情也就收敛了不少,再一个韩公一直给自己定位属于乡土作家,对城市了解的少点也无所谓,所以尽管身在城市更多的心思还是在农村。
激发韩公这次采风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他看到很多作家靠写城市题材火了,觉得这终究是自己的一个缺陷;另一个就是他发现自己这几年开始呈现重复缺少了新意。韩公曾在他的博克公告栏里这样戏谑自况:
小说写不动了写散文,散文写不动了写评论,评论写不动了做学问,学问做不动了作讲演——这十几年,我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不,该说是堕落下来的。就让这博客见证我继续堕落的轨迹吧。
尽管谁都明白韩公是不会堕落下来的,而且他的散文和评论比他以前写小说的时候还要火。但在韩公内心深处还是一直钟情在小说的,那是他创业之基。这些年他已经很少写小说了,他自己也明白不是真的忙成那样,里边还是有一些避重就轻的。在他看来写一篇叫好的小说可是要比一篇叫好的散文更难的。
但终究韩公是一个喜欢接受挑战的人,当他看到有人在他的博克上留言说他不写小说是在不务正业后,他终于决定改弦更张,自己农村题材写得,城市题材为何就写不得?也可让他们见识见识咱韩公的功底,不是那种只会写踢张三,骂李四换得文坛恶名的刀笔老吏。
但说实话一旦想到要写城市题材,他心里一时还真没底,虽然自己走进城市已经二三十个年头,但他对所谓的城市还真的茫然。以前他也曾经写过这方面的文章,说在他看来城市不过是更大的村庄而已,但他知道这个而已终究有些勉强。
于是韩公决定捡起自己的优良传统——采风。
于是韩公开始准备,尽管就在本市他还是不想随意的。他做的第一件事是从地下室里取出尘封了有二十年多年的旧加重“永久”牌自行车。现在韩公出门基本上除了步行就是坐车,就是偶而骑自行车也是老婆那辆“26”轻便坤车,省劲。这辆旧车在乡下可没少给他出力,可谓劳苦功高,所以尽管老婆一直嫌占地方让他卖掉,韩公却一直收藏着没卖。还好,韩公推出来试试,还能骑,就是得换点东西,闸皮和内胎。这个倒简单交给作协门口修车的老头一会就办妥了。
第二件事有点麻烦,出门的行头,以前他在乡下的时候穿的衣服。他真担心很可能在以往一次次的捐助灾区的时候捐了。他问老婆那衣服还在不在,老婆说不知道。韩公问她是不是捐了?老婆说那倒不可能,就你那破衣服人家是不会收的。于是韩公翻箱倒柜的去找,终于在一个旧扣箱的底下翻了出来,真的成了压箱底的宝贝。一件褪色的中山装,一件屁股上打了两个补丁的的卡裤子,还有一双鞋帮已经褪毛的千层底的布鞋。韩公当然知道这身衣服已经过时,但他却记得以前在乡下的时候村里人还羡慕他穿这身衣服呢。就这件上衣就有七八个新郎借过,所以从感情上韩公并不觉得陈旧,终究还是劳动人民吗。更重要的是他觉得只有穿上这套行头自己才能进入角色,否则就和平常出去买菜没有两样了。
韩公把这身衣服穿在身上,立刻觉到了别扭,原来自己比那时候胖了,但也凑乎能穿,就是裤口那地方有些紧,他使劲把裤带勒了勒,也凑乎上了。
老婆看着韩公笑着说你这打扮都成出土文物了,还是换一身衣服吧,回头不要让人当你是坏人抓了。韩公哈哈一笑说穿这衣服怎么就成了坏人了?我要的就是这个样,这才是纯粹的劳动人民哩。心里却在嘀咕,你岂懂得采风的奥妙?这就像唱戏,没有合适的行头再好的嗓子也不会展现风采。
韩公终于上路了。路上有人用惊异的眼光看韩公,韩公知道他们在看什么,在诧异自己的土气,路上还真没有第二个他这样的人。可他们越看韩公心里越美,心里好笑着说:嘿嘿,看什么看啊?你们就要成为我笔下人物,换成我的稿费了。
韩公先去了火车站,他知道火车站历来是三教九流汇集的地方,肯定少不了新鲜事。果然在那里他恰好看见一个年轻后生站在路边在使劲朝马路对面招手,从打扮上韩公一眼就看出后生多半是准备回家的农民工。马路对面是个女孩,打扮介乎农村与城市之间,估计是后生的老婆或者对象,他们被马路中间的车流挡在了两边,虽然挡了时间不算长,可看他俩的表情却是等待了很久很久了。终于有了空档女孩张开双臂朝后生跑了过来。
韩公立刻联想两个人不会就这样拥抱到一起吧?会不会有可能亲吻呢?
好像是按着韩公的意念指挥似的,果然,那后生伸开了双臂迎接女孩,女孩也没有韩公想像的那么害羞,由于惯性她先挽住了后生的手臂绕了个弧形,之后就被后生扭正了了过来,但那个弧形也改变了女孩的体形,以至于后生伸过去的嘴距离女孩的嘴很远,亲吻的动作没有完成,但两个人终于还是笨拙的缠在了一起。
这场景让韩公想起一幅照片,二战胜利以后一个美国大兵在纽约时代广场大胆的抱住一位陌生的女护士亲吻,情景优美感人,以至后来竟成了二战照片里的经典被称为是《胜利之吻》,还在广场上制作了一个亲吻的雕塑,据说现在每年的8月14日都会有很多对男男女女到现场再现这个场景。韩公曾经一直惊诧美国人的开放和大胆,现在中国人,中国的农民工也敢这样了,虽然他们拥抱的技术上还没有西方人那么熟练,但至少他们已经开始拥抱了,难道这不是一种进步吗?而且他觉得这种笨拙倒比那种熟练更真实质朴,值得书写一笔。平常呆在书斋这些活生生的场景怎么可能看到?韩公不由得庆幸自己的收获。
韩公看着那一对热恋的男女走进车站,觉得这里的收获已经可以了,该到别的地方看看了,于是上车往下走。
走到广场的时候前面红灯突然亮了起来,韩公这时候的心思还在刚才那对男女身上,刹车就慢了半拍,前车轮就压过了白线。恰好前面站着一个年轻的交通警察,看到韩公闯线点手让他过去。韩公的心跳立刻加速,他活这么大岁数还是第一次闯红灯,这可是犯错的事啊。但很快他就又安慰自己,自己出来干什么来了?采风啊,采风没有点事还叫采风吗?没有事哪来的第一手材料?现在来事了不是正好吗?于是韩公不卑不亢的走了过去。
“闯红灯了,你知道吗?”小警察给韩公敷衍了事的敬了个礼后说。
“知道,知道。”韩公说。
“知道你还闯?”
“俺不是故意的,俺是没有注意,俺不知道你们这里的规矩。”韩公操着家乡口音说。现在他给自己定位的角色是乡下的老农,表情无疑是希望警察通融通融。
“那今天就让你知道知道。看在你是初犯,就罚款十块吧。”警察说着就要扯票。
“闯红灯也要罚款啊?”韩公故作诧异的问。
“当然,这段时间我们管理的重点就是行人和非机动车。”
“可我真的不是故意啊。”韩公说。
“少罗嗦,够照顾你了。快掏钱吧。”警察催促道。
韩公没有动,他倒不在乎在这十块钱,是觉得这么快掏钱没有味道,想再多说点什么,可看小警察那带答不理的样子又不知道该如何过度。另外他也有些担心在这人流攒动的广场会突然跑出个熟人认出他来,那就没有意思了,也会破坏自己这次采风的计划。
但韩公还是有些不甘心,一边掏钱一边煞有介事的问小警察道:“你知道不知道我是、我是……”他犹豫的想揭开谜底看看小警察的反应。但却立刻被小警察不耐烦的打断了:“别我是我是了,快走吧。绿灯亮了。”扯给他一张收据走开了,旁边窜出一个骑车带人的。
韩公只好把话收住,同时他又觉得就为了这事报上自己的大名有些过了。小警察无论认识或者不认识他都会丢人,不认识就不会买他的帐,这年头谁还把作家当回事?认识更丢人,原来他这个大作家就这德性呀!为了十块钱斤斤计较。
韩公扫了一眼收据,看到上面竟然括弧写着“不准报销”,就讶然失笑了,看来人家什么都想到了,就是要完完全全的罚款,当然他肯定是不会拿这玩意去报销的,尽管他这次采风也可以定义为因公出差。韩公想把罚款条扔了,毕竟不是什么好记录,却立刻又想到大街上随便扔烂纸也会被罚款,谁知道那些管卫生的老太太们这时候藏在什么地方?他把收据装进口袋,想象以后说不定会看到它而激发出创作灵感呢。
又过了几个红绿灯韩公有些烦了,因为有了刚才的遭遇心里就老想着红绿灯,一点采风的思路都没有了。再一个老在大街上看一个个十字路口,大同小异的一座座高楼也觉得单调,和在山区公路上汽车绕过一座又一座山有点类似了。这时候他好像才有所醒悟,采风总是在大街上溜什么?应该更接近民间更接近人群嘛,咳,真是越来越糊涂了,连采风的基本原则也忘记了。
于是韩公避开大街走小巷。
在小巷里韩公还是遇到了麻烦。就在他刚刚走到一个小区门口下车往里观望的时候,门口一个袖子上戴红箍的瘦老太太就朝他嚷嚷起来:“游商不得入院啊!快走,快走!”
“俺不是游商。”韩公解释说。
“少来这套,一进院子你们就吆喝起来了,我还不知道你们这些人。快走啊,再不走我就要叫派出所的人了。”
韩公知道和这老太太说不清楚就推车往下走,又到了下一个小区门口,刚刚站稳,门口就又出来一个胖老太太,对韩公说:“我们这儿没有旧自行车卖,快走,快走。”
韩公说:“我不是收自行车的。”
老太太说:“收酒瓶子也不行啊。”
韩公说:“我也不是收酒瓶子的。”
老太太说:“收啥的也不行,快走,快走。小心我可报警了。”
韩公没有想到自己的采风竟然进行的这么难,想当年在乡下老百姓看到他那是多么亲切啊,怎么来到城市人就变成这样了呢?看来这还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社会问题。
老太太又催促韩公走,韩公这一次开始赌气了,说我又不进你们院,在门口呆会也不行嘛?
老太太上上下下打量打量韩公,不屑的哼了一声,好像懒得理他似的。韩公也不甘示弱的哼了一声,哼完他就后悔了,自己堂堂的一个国家一级作家怎么和一个老太太较上劲了?恰好内急,看到对面有个公共厕所韩公支好车子进了里面。
排泄完韩公一边系着裤带一边往外走,却被刚才上一个小区的瘦老太太的堵在了厕所门口,身后竟还站着一个大个子警察。路边停着一辆“昌河”牌小面包警车。韩公就知道事情又来了。
“就是他,收自行车的,我们怀疑最近小区老丢自行车就和他有关。”瘦老太太指着韩公对大个子警察说。
大个子警察笑着看着还在系裤带的韩公,笑的韩公心里发毛,好像他这时候已经是一个贼了。以至于他都忘记了最后把裤子的拉链拉上了。
“你是哪里人啊?”大个子警察用审问的口气问韩公。
“俺是本地人啊。”韩公说。依然是老家口音。
“就你这样也成了本地人了?一把年纪也学会了撒谎。”大个子警察说。
“我真的是本地人。”这一次韩公把口音改了过来。他预感到再装下去了是真的要出事了。
“哈哈。”大个子警察又笑起来:“你以为学会本地话就是本地人了?可见你在本地真呆的时间不短了,啥事也清楚了啊。”这后半句话可谓话里有话。
“我真的是本地人。”韩公辩解的又重复了一遍。
大个子警察说:“你看看你现在穿的这条皮带,boss,我知道这是老板的意思,这么高级的皮带能和你这身衣服搭配吗?你就不要再装了。”
“俺……我……俺……我……”韩公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这条皮带他还是真的忽略了,以前他在乡下的时候系的是红裤带,现在红裤带已经没了。现在他系的这条皮带还真的是值钱货,大个子警察眼光也够毒的,竟观察的这么细,看来这警察真不白当。
“看他吞吞吐吐就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人。”瘦老太太插话说。
“这肯定是个误会。”韩公申辩说。
“少废话,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推上你的车子跟我走一趟吧。”大个子警察说。
“去哪?”韩公问。
“这个你还不懂嘛?亏你还是‘本地人’。跟我去派出所交代交代一些情况啊。”大个子警察说。
“我不跟你去,我又没有犯法。我还有事。”韩公说。
大个子警察哼了一声说:“犯不犯法不是你自己说的?我希望你老老实实配合,不要让我给你个扭送,那可就不好看了。你这年纪该知道什么叫‘扭送’吧?”说着就往警车那边走。
韩公作家出身焉能不知道什么叫扭送。这时候周围围了很多看热闹的人。韩公知道这时候是不可能再说清楚了,就去推自己的车子,却被大个子警察喝住了:“上车,你的自行车先放在小区的存车处。”胖老太太过来积极的来搬韩公的车子,韩公只好撒手。
韩公上了警车,大个子警察也上来了,他就听到后面胖老太太对大个子警察叮嘱说:“小五啊,对这号人你们可不要心慈手软啊。”
进了派出所一间办公室,大个子警察不紧不慢的先泡了一杯茶。这时候从外面又走进来一个漂亮的女警察,手里提着一个大记录本,坐在了办公桌后面。
韩公也想坐下,屁股刚刚挨着椅子就被大个子警察吼了起来:“谁让你坐了?站着!”韩公急忙站了起来。
韩公等着问话,却看到大个子警察在看着自己的裤子努嘴,他朝下一看这才知道拉链还没有拉上呢,心里不由得叫了个苦,刚才众目睽睽之下自己就一直露着。现在对面又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警察,真是狼狈至极了,急忙去拉上。
“性名?”大个子警察坐下按部就班的审问起来。
“韩公。”
“住址?”
“本市西边街三条省作协大院。”
“职业?”
“作家。”
大个子警察停住了,上上下下又打量了韩公一番。韩公把眼镜取下来用衣襟擦了擦上面的灰尘。报出自己的姓名和职业竟让他轻松了一些。刚才他还想着再个警察兜兜圈子的,后来想通了,还是省省吧。
“作家?”大个子警察嘀咕一句问:“作家就你这样吗?”
“作家不这样你说该是啥样?”韩公反问。
“冒充作家可是罪加一等。”大个子警察说。
“我没有冒充。”韩公说。
“韩公是你的本名吗?公一般可是用作尊称的时候才使用的。”女警察插话问道。
韩公说:“这我当然知道,我从小起的就是这个名字。”
女警察冷冷的说:“我知道山西有个著名作家叫韩石山的,十年前在大学我还听他讲过课的。可那个韩公和你这个韩公可长的不一样啊。这年头假冒伪劣的东西多了。连作家也有人冒充。”
韩公不知道这漂亮女人怎么一当上警察就变的冷峻起来了。看来职业真的能改变人的性情和形象啊。
韩公解释说:“我可不是冒充韩石山。我和他是两回事,现在经常有人把我俩搞混。不过以前我还真的叫过‘韩石山’,不过那是我的笔名,觉得自己的名字老气,就起了这么个朴实点的笔名,没想到后来山西那一个韩石山火了,就有人把我误会成山西的韩石山了。现在我也上了年纪,为了不再搞混,写文章一般我就用原来的名字了。”
女警察说:“我说怎么叫‘韩石山’的文章那么多,原来里边也有你的呀。”
韩公笑笑,正要说话,大个子警察先说上了:“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你既然说你是大作家韩公,那你准知道作协的电话吧?告诉我们,看看有没有你这个人。”
“这种事还是不要惊动单位吧。够丢人的。”韩公说:“我这是临时出来采风刚刚换了这么一身行头,你们误会了。”
“丢什么人啊?”大个子警察说:“进一次派出所就丢人了?你把我们看成什么人了?快说你们单位电话,说不出来我可关你禁闭。”
韩公知道现在除了单位恐怕没有人会替他说清楚了,他只好说出了作协的电话号码。
大个子把电话打了过去,哼哼哈哈说了一通放了电话说:“等着吧,一会作协来人,来了就真像大白了。”看着韩公还在站着示意他可以坐下,表情明显宽松了不少。
不一会作协来人了,是作协的保卫处的李睿和创联部的陆丰。陆丰进来看到韩公先端详了一下之后才诧异的问:“韩老,你怎么这打扮啊?出了什么事了?”
韩公打了一个咳声说:“别提了,一场误会,他们把我当成小偷了。”
大个子警察看过陆丰的证件后问:“他真的是你们作协的韩公吗?”
陆丰说:“对呀,他就是我们作协的韩公,没错。他犯了啥事?”
“有人举报他偷小区的自行车。”大个子警察就把情况说了一遍。
“不可能啊。韩老怎么可能干那种事呢?小汽车他都懒的坐,哪里会去偷什么自行车啊。肯定是你们弄错了。”陆丰不容置疑的说。
“莫非是居委会的老太太看错人?最近他们小区可丢了好几辆自行车了。”大个子警察嘀咕的说。
李睿说:“肯定是看错了,这都不用怀疑,这么大的作家会去偷自行车,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看来是居委会的人看错人了。”大个子警察抱歉的说:“真的是一场误会啊。”
“说一个误会就完了?”韩公这时候气上来了:“你们警察偏听偏信以貌取人,有你们这么执法的吗?没有证据乱抓人,我和你们没完。”
“就是啊。”陆丰也来了气说:“你们警察怎么可以随便抓人呢?”
大个子警察这时候谦恭下来,又是递烟又是倒水,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女警察,女警察出去了。不一会派出所所长来了,看到韩公就笑着道歉。韩公依然不依不饶,说要上告。
所长所:“韩公啊,你当然有上告的权利,可是我也希望你能够理解我们的工作啊。还不是为了保四方百姓平安吗,误会在所难免吗。”
韩公负气的说:“误会也不能这么误会吧?把什么人都看成是贼,有你们这样执法的吗?我要和你们打官司。”
所长到底功夫老道,对韩公低声细语的说:“韩公您现在可是全国知名的大作家了,你觉得为了这件事打官司值吗?您不会是为了炒作自己吧?”
所长的话还真的让韩公愣怔了一下,他最忌讳炒作这个词。想想所长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一旦打官司肯定会有人说他是在拿这件事炒作自己。
看到韩公缓和下来,所长进一步说:“我代表所里真诚的向韩公道歉,中午我请客了,江南大酒楼。谁也不许走啊。”
话说到这个份上韩公觉得自己再闹就没有啥意思了。他也不想把事态扩大,回头作协的人还不知道怎么说自己呢。当然所长的饭他是不会去吃的,所长又和韩公客气了半天韩公还是坐作协的车走了。
这件事就这样完了。韩公的事在作协很是热闹了一阵,更让韩公没有想到这件事竟然在媒体不胫而走。某报登出文章《文坛名宿疑似窃贼》,捕风捉影添油加醋的报道了一番,更可气的是结尾竟说“目前本案仍在调查中。”好像他已经身陷囹圄似的。还有同道撰文《从韩公疑似行窃想到的》——浅议文人的人品与文品。更有电视台把精神病理学家请去在访谈栏目里含沙射影的深度分析。更有别有用心和真的好心人这时候出来劝说鼓励韩公奋起反击……网络更是热闹,板砖、粗语横飞,让韩公嗅到文革的味道,睡觉都睡不好。多亏来了一个“踩猫”事件,韩公的“行窃”事件才得以趋冷。
韩公终于领教什么叫做炒作,他这辈子还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不过炒作终究还有炒作的好处,韩公压在书店仓库里的《韩公文集》一售而空,据说书店正在联系出版社再版呢。也算因祸得福。
事情终于过去。韩公总结了一下,看来自己真的落伍了,其实开始老伴就劝说过自己的,不要穿这样的衣服出门,担心人家把你当贼抓起来,果然一语成谶,看来以后再不能穿那套行头出门了,何苦呢?斗室何尝没有天地乾坤?何尝不可写锦绣文章?


《韩公采风录》后续。
突然有一天韩公想起来自己的那辆破自行车来,现在还在那个小区存车处里放着呢。他本也不想再去了,可这个念头还是死缠着他,虽然不值钱,可那毕竟是自己的东西。另外他还有些不甘心自己的这次采风就这样结束。
韩公又来到那个小区,门口胖老太太不见了,换了一个面相和善的老头,可能是因为换了行头,老头没有拦他的意思。他就主动问候起老头来。他问老头前一阵看门的那个老太太哪里去了?老头说死了,急性心脏病。韩公不由得就唏嘘起来,人生真是短暂啊。
韩公又来到门房旁边的车棚,竟看到自己的自行车还在里边,虽然挂满了尘土,他还是一眼认了出来。
韩公对老头说他要推他的自行车。指了指存车处里自己的自行车。老头看看他又看看车问他:“你有车牌吗?”
“没有。”
老头又问:“那你是这个小区的人吗?”
“不是。”韩公说。
“都不是,我怎么能让你把车推走呢?”老头说。
于是韩公就把前一阵的情况和老头说了一遍。但显然他的话在老头那里没有起到作用。老头说:“我也是刚刚接手,情况不太熟悉,所以我不能肯定你就是这辆车的主人。”
“那我怎么才能取走我的车呢?”韩公问。
老头说:“我想这样的事你应该去派出所开个证明回来,另外再拿上你的单位证明和身份证、户口本。”
韩公有些火了:“你们还讲不讲理啊?扣我的车你们没商量,现在我来取车了,倒来了这么多说法,这不是折腾人吗?”
老头不紧不慢的说:“同志,你不要发火啊。我也是例行公事,你说的这些我并不知道啊。看你也是个文化人,应该明白换位思考的道理啊,如果这件事遇到你是我现在这样的角色,你会随便把别人的东西让一个陌生人拿走吗?虽然这东西也很有可能是你的,但你没有有效的证明我怎么能擅作主张呢?希望你理解。”
韩公没想不到看门房的老头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就又多看了老头两眼,觉得这老头也像是个文化人。他还真的被老头说服了,这时候他关注的倒不是车子了,是面前这个老头了。
想到这里韩公对老头说:“师傅,听你说话你也算是一个文化人啊,怎么看开大门了?”
老头哈哈一笑:“怎么文化人就不能看大门了?常言说文人固穷吗,看看门房总还是有一个固定收入吗。”
韩公问:“那你写文章吗?”
老头说:“写啊,经常写。”
韩公说:“看不出啊,看来民间也是藏龙卧虎。”又问:“你的文章发表吗?”
老头说:“算是自娱自乐吧,我的文章多发在网上的。”
韩公问:“那你在网上的大名可以告诉我吗?”
老头说:“当然可以,我的网上大名叫‘也好快活’。”
韩公说:“难得你有这样的心态,叫这个名字恰如其分啊。”
老头笑着说:“让你见笑了。”
韩公问:“那你知道我是谁吗?”
老头说:“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是韩公吧,我可是久仰你的大名的,就是不敢高攀啊,我还曾经在您的博克留言的,可没有见你回复啊。”
韩公说:“实在惭愧,给我留言的人实在太多太多,我没办法一一回复啊,不过现在我知道你叫‘也好快活’,以后我会注意的。”
老头说:“那我先谢谢了,您可多指点啊。”
韩公说:“那我这车子?”
老头说:“等我了解一下,我给您送过去。”
韩公说:“那我先谢谢您了,车子倒不值钱,是我的一个纪念啊。”
老头说:“这我当然理解,您就等着吧。”
韩公告别了老头,心里挺高兴,看来真是不虚此行啊,采风的作用因为这个老头的出现在他心里又改变了。

_________________
来自山西省的一个文学爱好者。
我的博克:http://blog.sina.com.cn/u/1198293521
我的邮箱: jjyy456456@163.com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也好快活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QQ号码405791625
刘云云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5/10/06
文章: 1598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市
积分: 9441


文章时间: 2006-11-11 周六, 下午5:11    标题: 引用回复

这个老作家的采风,却给自己惹来一身膻,不过也反映了社会的真况,不错,学习了。请多来佳作,让大家“也好快活”一下。
_________________
刘云云
http://www.sydao.net/Corpus/39/Index.aspx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刘云云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QQ号码573651153
墨竹淡香

会员等级:6




加入时间: 2006/01/22
文章: 1008
来自: 中国重庆
积分: 8663


文章时间: 2006-11-16 周四, 下午10:57    标题: 引用回复

学习了,写的不错,欢迎经常来.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墨竹淡香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李小舟

澳洲彩虹鹦版主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08/22
文章: 327
来自: 中国
积分: 595


文章时间: 2006-11-17 周五, 下午8:16    标题: 引用回复

作者请多贴600字以下的作品,上纸刊机会多些。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李小舟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也好快活

会员等级:3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10/25
文章: 246
来自: 山西省太原市
积分: 470


文章时间: 2007-1-13 周六, 上午12:32    标题: 引用回复

谢谢楼上三位的捧场和提醒。不过600字以下真的不好写。
_________________
来自山西省的一个文学爱好者。
我的博克:http://blog.sina.com.cn/u/1198293521
我的邮箱: jjyy456456@163.com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也好快活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QQ号码405791625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故事小说[600字内短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