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6/08 文章: 354
积分: 1365
:
|
|
新古典主义诗歌评论(6)
魏晋风度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
这是孔子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问及理想时,孔子极为赞赏的曾皙的一段名言。赞赏的原因是很符合“礼”,曾皙是很“克己复礼”的。我们知道,儒家是讲究“入世”和“出世”的,实质上这是一对矛盾,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也。但是,中国知识阶层自古以来大概被迫“出世”的时候更多,既为“被迫”,则心理一定是极为不平衡的,反过来会对“入世”构成威胁。因此,在矛盾之中,曾子对理想的描述超然物外地“好像”走向了庄子,即与自然融合。然功利思想占上风的儒家和庄子是有很大区别的,它并不走向主动的热爱自然,“克制”的只是“自大”的功利,讲究功利的内敛。从严格意义上讲,我个人以为儒家思想并非哲学,老庄思想才是严格的哲学。如果儒家是哲学,那也只是“处世哲学”——这已经含着贬义和调侃。
所以,儒家思想主导下的中国社会、中国知识阶层所谓的与自然融合是消极的融合,根据前面的阐述,这只不过是借用大自然来宣泄现实的愤懑,来超脱而已,大自然成了避难所,与自觉地人性化地热爱大自然无关。因而,中国古典艺术以诗歌绘画为首所体现出来的以空灵为最高境界的艺术内蕴,具有很多“冷”的元素,并不具备“温暖”的亲和力,反而令人看出刻意潜藏着的功利的俗气,是一种“生造脱俗”的美。由此可以看出,自然的最有生命活力的物象,被艺术地演变成了“冷意象”,从而创造出了“冷意境”。而我们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恰恰最陶醉这一文化和艺术的冷气质。
我们知道,庄子在认为“万物一体”的同时,其最高思想境界却是“矛盾”,这才是庄子伟大之处。“万物一体”应该是“温暖”的,有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的,如观伦勃朗、塞尚和莫奈的油画。所以,当我们进入王维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情景中,会感到生命的温情的跳跃。但是,中国诗歌绘画艺术常常是以“冷”为基调和主调之后,才想到这点微弱的温情,在中国古典艺术里称之为“点缀生机”--已然强弩之末,这就是矛盾。
因此,本系列所提出的“新古典”对传统的延伸里要摒弃这样的“冷”,从而注入和强调庄子“万物一体”和西方艺术的人性化及人道精神构建出的“温情”。
________________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