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李兴濂
会员等级:4
性别: 
加入时间: 2005/11/09 文章: 412 来自: 中国辽宁 积分: 1772
:
|
|
说长城
李兴濂
国人常常以长城引以自豪,把它与爱国联系起来,爱我中华,爱我长城,把它与豪情壮志联系起来,不到长城非好汉。但我却自豪不起来,因为我对长城的自豪之感已被祖先的汗水泪水血水冲走了。
万里长城,其历史文化价值有它的两面性。古人在山海关,一面建立了虎踞龙盘的天下雄关,一面修建了满腔悲愤哭倒长城的孟姜女的庙宇,这就表明中国人对万里长城既爱又恨的双重感情。爱它的雄伟壮丽举世无双的工程,爱它所代表的中华民族捍卫祖国抵御外侮的精神气概;恨它浇筑长城的汗水泪水血水不是祖先心甘情愿流出来的,而是专制暴君为了自己的权柄能够“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使用恶狠狠的皇权和血淋淋的暴力,从祖先的生命中榨出来的。它牺牲了秦代以至秦代以后的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人民的生命,造成了数不清惨遭失子、失夫、失父之痛的老父、老母和寡妇、孤儿。在那无数滴汗水泪水血水浇筑长城的宏伟之际,不知有多少黔首的生命被剥夺了。追忆那已逝去的二千多年前的血腥岁月,让人感到多么痛苦多么悲哀:男人在墙中砌筑血肉和灵魂,女人在恸哭中想念丈夫和儿子,这是怎样一幅惨景啊!
诚然,宏伟的长城我们当引以自豪,而沉积在长城的宏伟之中的祖先的痛苦和苦难,我们也能引以自豪吗?只见万里长城的宏伟,不见下面白骨如山,假若把我们送回嬴政王朝,亲身体验汗水泪水血水浇筑长城的滋味,那时我们还能自豪起来吗?将古人之悲哀作今人之自豪,还有起码的人性吗!
中国人民付出巨大牺牲修筑的万里长城,并没有阻挡住匈奴人对秦人汉人的频繁侵犯,并没有阻挡住东晋以后的“五胡乱华”,并没有阻挡住辽、金、元对中国的统治,更没有阻挡住日本法西斯军阀的长驱直入,屠杀中国三千多万人民。山海关孟姜女庙里有一副康熙帝玄烨题写的对联,上联是“万里长城筑怨”,“筑怨”二字,一语中的,非常深刻。现在有不少片面炫耀长城的正面价值,把这片面价值写入历史书和中小学教科书的文人学者,其史学见识还不如三百多年以前的康熙皇帝,岂不可悲可叹!
长城还给中国留下一个负面影响,那就是国人与筑长城(墙)结下了不解之缘,筑“长城”成为国粹。家有院墙,宫有宫墙,城有城墙,几乎所有的单位都有围墙。只要一出门,进入眼中的首先是“长城”,混凝土的、砖石的、林木的、钢铁的;红色的、白色的、灰色的,各式各样,比比皆是。不管是居家还是单位,自成立之日起,总要筑起“长城”,把自己围起来,与外界隔开,好像不这样做就没有安全感似的。从古到今,在中国大地上,不知筑了多少“长城”,如果都连接起来,也要绕地球十多圈,而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累计起来恐怕是个天文数字,只仅仅是为了那么一点点“虚假的安全感”。
中国的“墙文化”就是来自秦始皇修长城,历史可谓悠久稳固,人们对长城愈“自豪”,“墙文化”意识在人们心里就愈深厚。一个围墙一个家,一个院墙一个单位,各自经营墙里的小天地,不管他人瓦上霜,自封自闭,夜郎自大,孤芳自赏,固守庭院式小农生活方式,看不到墙外精彩的世界,也就很难走向世界。突出围墙,淡化长城情结,才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希望。 _________________ 李兴濂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辽宁作家协会会员 |
|
|
返回顶端 |
|
 |
中尉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7/25 文章: 1758 来自: 深圳 南山 积分: 9030
:
|
|
欧洲有英国的皇家庭院,亚洲有日本的皇宫高墙,美国的五角大楼,多么像中国客家围拢屋,小布什的老家农场不也围起栅栏和铁丝网嘛。只要有贵族高官,就有围墙式样的宫廷营垒。安全对他们来说,高于一切。恐怕,比尔盖茨的豪宅庭院非一般人所能接近的。
中国目前恐怕有点人满为患了,出于安全的考虑,到处多有围墙。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减少贫富分化,是拆除围墙的重要前提。 |
|
|
返回顶端 |
|
 |
钟敏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19 文章: 901 来自: 法国 积分: 5462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