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四论中华诗歌改革>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雨后新绿——“澳洲彩虹鹦”第一期网上作品研讨会(2007年3月1~14日)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寸草晨露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25
文章: 6672

积分: 25934


文章时间: 2006-12-26 周二, 下午6:18    标题: <四论中华诗歌改革> 引用回复

<四论中华诗歌改革>

拥护诗的改革,也是受诗坛现状的启迪. 我2003.10.28有幸上网涉经济网站,在2004元旦前后,经文友介绍涉足诗版,曾一口气先后在百十家文学网站注册.不过,先是对新旧诗的分家感到不解,又因有幸观瞻几场新古体诗针锋相对的生死大论战,感到惊鄂.一诗两版,平分天下泾渭分明的这种局面,并非相安无事.

两种诗理念的截然不同,不能不引人沉思.新体诗学西为主,借洋兴诗.崇先锋倡朦胧,打的是"用韵必害意"的旗.这种引进在地球为村时代,虽属难免的交流,但短了的是民族特色,缺位了中华诗文化的传承;而一进古体版大门,大都是先抠格律平仄.倡古韵,讲近体(千年前的近体,这个近字用得不近情),给人一种不按古律不为诗,版主不抠平仄不尽职的印象.古韵又于今韵不合,觉得回头站在唐代来说话,也是不合适宜的.不少诗家提出新乐府新国风古体新写是不无道理的.

这是一道奇异景象:一方面是写诗的群体日渐增多,有过于古代,另一方面则是诗的读者群体日益递减,被戏为写诗的比读诗的还多.面对进入21世纪的今天,使诗坛重新振兴,古新两版都有改革的必要.改革,也必有代表这个时代的新的主流诗体产生.也必将造就出领风骚数百年的领军人物.

1.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本来就是立足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作品的源泉是生活。作者也是现实生活中的大活人,都要食人间烟火。
2.高雅是精神境界,人的高尚,贞洁,铁骨铮铮......是后天教育及自我修养净化心地铸造的。是非,善恶,美丑.....目前还存在不同标准。只有平民百姓的标准,才是社会性的。这就是提大众化的原因。
3.文化从来都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连。因为诸侯纷争,才有诸子百家,只有汉武强国,独尊儒术,才有儒家的繁荣,只有唐的繁荣,才有唐诗鼎盛.....今天,网络的昌盛,带动了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自己的电脑,宽带,都在商业活动中来,是付费的,坛主建网站,也有经费要付的。高雅离不开社会活经济。
4.网络文化还有与纸刊文化的切合问题。要长久保存,还离不了纸刊。同时存在一个文化产业化问题。写作也是劳动,好的劳务,不会是白搭工。好的作品,不仅藏之名山,还要传之后人(司马迁的就传下来了),版权,就是知识产权。
发点看法,大家探讨。

诗是最讲究形式的文体,追求音韵美,当属必然.
在当代,音韵较之过去已有很大变化:一是普通话的推行,是从娃娃抓起的,这是一套新官话音韵;二是各种方言并存,这种局面,也非短时期能归一的,这是地方乡音;三是一些尊重古体的大倡的平水韵(正韵),是以古代诗词为基调的音韵.

现按妥协做法,是双轨并行,其实,再抠平仄已无大意义:按平水韵写诗,就不合普通话的韵律,按双轨,用方言读也不顺,这说明,一条新规,必然出现!

敬请只讲古平水韵的,不要在自用时,也强求别人也去按平水写作,我是偷懒人!

_________________
风,有几分真;云,有几分幻。
心,有一种境界,在真与幻之间。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61785912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寸草晨露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雨后新绿——“澳洲彩虹鹦”第一期网上作品研讨会(2007年3月1~14日)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