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游客
|
|
桃源中的桃源——塔斯玛尼亚岛
用一句话可以概括我对塔斯玛尼亚岛的感觉:十年前我到悉尼时的一切惊喜又重现了一遍——天怎么这么蓝!水怎么这么清!空气怎么这么新鲜!能见度怎么这么高!树怎么这么多,这么绿!人怎么这么少,这么纯朴!我到澳大利亚已经十年多了,当一切已经变得司空见惯,却发现原来还有一块世界上最后的净土。这里有宏伟的山峦,繁茂的温带雨林,湍急的旷野河流,绵延的林中小丘,悠闲的牛群羊群,还有白色的沙滩,湖光山色,气象万千, 时时感觉自己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在一个超凡脱俗的人间仙境。
城市
这几年有两件事使塔斯玛尼亚引起全国的关注,一是成为丹麦王妃的玛丽.唐纳森;一是困在井下14天的两名矿工。我到的两个城市恰巧跟这两件事有关。
从朗瑟斯顿机场去城市的路上,我们就被告知,那就是发生矿难而又作出“澳大利亚的回答”,使两个普通的矿工在被困14天后奇迹地生还,引起全世界关注的金矿原址。
朗瑟斯顿城市不大,虽然因为是BOXING DAY,街上有很多手提“MYER”购物袋的人,城区依然显出质朴的恬适和从容。除一条主要街以外都很僻静,几分钟就能走遍市中心。
在博物馆中可以看到塔斯玛尼亚虎的标本,它被称为“虎”,只是因为背上长着跟老虎一样的黑色条纹,脑袋象狼,身子象狼狗,有时有袋动物,也许称它为狼或狗和袋狼或袋狗,更加合适。
霍巴特就是塔斯玛尼亚最大的城市,也是澳大利亚仅次于悉尼的古老城市,是玛丽王妃生活过的地方,现在她的家人依然生活在这里。它紧邻德文特河口,偎依着惠灵顿山麓,有山有水,如诗如画。
我们迫不及待地放下行李,就纷纷赶去不远处的码头,因为这里有盛大的节日庆典——为期十天的塔斯玛尼亚节和帆船竞赛的终点。因为20条大型帆船26日从悉尼出发,到达霍巴特28日,正和我们出发和到达的时间不谋而合,有了一份特别的意义,但我和大多数团友一样,没有等到竞赛揭晓的时刻。
好象20万人口都集中到码头了,这里充满节日气氛,到处是出售酒杯的摊位和欢饮的人群,舞台和音响,吉他和歌手,游行、露天表演和焰火。看台上坐满了迎接帆船胜利达到的热情观众。
早晨掀开窗帘,立即被眼前的奇景惊呆了,淡紫色的云,黛青色的山,深蓝色的海湾,白色的船帆,Tasman桥在晨曦中微露,这么多奇妙的颜色景物在同一时间出现,窗框象镜框,把天地神奇的造化,把奇美的霍巴特收入一幅杰作。
星期六的码头上更加热闹,有名的萨拉门卡市场是享用各地美味和收集当地特色纪念品的天堂。穿行在密布的摊位间,人多而不拥挤。很多制作精美陶瓷、玻璃等的手工艺品令我驻足,最后选了用机械零件焊接的骑车人和松木切割的活动城堡。
小镇
SHEFFIELD在两个城市的中途,为了吸引途经的人们在此休息、消费,小镇的多面墙上画了巨型壁画,我们的旅行车还没停稳,团友们已经热情高涨地选取着作为“画中人”的背景了。我选的是一幅有老鼠和猫围着火炉过夜的画,还有一张是众人做面包的,我也加入其中一起做。
RICHMOND,一个怀旧的地方。小镇在一片安静的绿荫中,街边的房子精致而典雅。它们建于19世纪,多为茶室、古玩店、工艺品店。摆设是传统的英国式,陈列的商品有蕾丝花边,手绣的十字花台布,古装的布娃娃,真的让人产生时光倒流的奇趣,以为自己置身百多年前的小店,好象这小镇建立以后,时钟就不走了日历就不翻了。可惜这时手机不合时宜地响起。
山水
摇篮山。在朗瑟斯顿附近,有名的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我们绕了一圈的鸽湖是由冰川溶化形成的海拔最高的湖泊。下车时感觉走进了冬季,有人因此不敢乘公园里的“SHUTTLE BUS”去鸽湖。导游一再解释,再往上,也就这么冷了。面对湖水和冷风,有人望而却步了。我们在虫鸣和流水声中穿树林,过小桥,不一会儿浑身热腾腾,跟湖面吹来的凉风打着招呼,不知不觉就走了两个多小时。小道虽然穿行在原始森林里,大部地方不但有木板的路,路面还铺设了铁丝网,这样下雪天也不怕路滑了。
惠灵顿山。时聚时散的浓雾中,俯瞰中的霍巴特时隐时现,好象我们停留的是一个不太真实的城市。扑面的寒风不妨碍我们观赏嶙峋的怪石的热情,这些石块都是圆角的,听说是火山爆发形成的,它们三五成群,千姿百态,可以取出许多形象的名字——八仙过海、母子会、飞来石、刘海戏金蟾、仙人下棋等等,那样在山上最起码住上几天。
亚瑟港。监狱的旧址成为旅游胜地,一定别具一格。
遗址保留了百年前的原貌,我们走进当年监狱、民宅、教堂等,大部分建筑物已被19世纪的一场大火烧毁,断壁残垣,疮痍满目,更添劫后余生的韵味。读监狱的资料,关在这里的最年轻的罪犯只有13岁,只因为偷了三只苹果。那时的法律是现在看来是多么不人道。
但是奇怪,说是监狱,我却没有诡秘、凄凉、悲惨的感觉,因为周围的风景实在太美了,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与历史遗迹交相辉映,游人们象在花园里漫步,仿佛百年戾气已化为今日的一派祥和
亚瑟港 周围的自然景色也很“养眼”,令人叹为观止。棋盘式人行道,魔鬼厨房,喷水洞,拱门,单听名字就令人神往,它们都是海浪与石壁长期冲撞而形成的奇观。我特地问为什么叫“魔鬼厨房”?原来是溶岩围成的一个深谷,四面是笔直的石壁,底下只有一个小口通向海湾,一条细细的海水蜿蜒流进来。想象中是魔鬼在厨房里做的汤。
人们
塔斯玛尼亚人很少,中国人更少。一家用餐的中国餐馆,所有的服务员都是金发碧眼的,因为嘴里的味道正宗,我们才相信没有见面的大厨是中国人。
岛上没有见土著人,欧洲移民达到这里时,土著人约有2,000名。因荷兰、法国和英国的殖民主义者惨无人道地杀害和疾病的侵袭,己于1876年灭绝了。我们见到的都是白人,大部分是英国人的后代,据资料显示,也是98.5%的居民是英国后裔。我正这么说着,在夜市看到了两个喝酒黑人,估计是旅游者吧。
这里的人相当淳朴友好,我们的驾驶员戴维就是,他兴趣盎然地向我们介绍当地的历史和现状,甚至告诉我们每栋房子的价格。每次上下车,会拿出一个小凳放在车的最下一格阶梯下。有次在路边发现一只刺猬,他不但停车,还用一根树枝翘起刺猬,让孩子们观察和拍照。然后兴致勃勃地叫后面一辆旅行车停下分享。
为了找投币电话,有三个毫不相干的人热心帮助我,甚至带我走很远。
这里治安极好,因此还可以在公共场所喝酒,这在其他大城市是不允许的。
五天的共同活动,团友们渐渐相熟。导游多次说要带我们去“车厘子园”,有位北京人忍不住问:什么是车厘子?其实是广东话从CHERRY而来。知道答案后,另一个北京人竟说,还以为是舍利子,大家禁不住一阵大笑,舍利子长在树上吗?他们不服气地说,樱桃小嘴一点红,如果说车厘子小嘴还有什么美感?
在罗素瀑布附近,我惊喜地遇到了同校的粤语教师高晓华,约好都没有这么巧,赶快合影留念。高老师问是否要下去瀑布前照,我说什么背景都不重要了,能在这里相遇,就是奇缘。在樱桃园,先生意外地听见有人招呼他,原来是他的一位客户,他是跟另一个旅行团,辗转墨尔本来的。飞机降落悉尼后,又遇到了我们的家庭医生和他的儿子,也是刚从塔斯玛尼亚回来,他们是到了那儿自己租车畅游的。看来塔斯玛尼亚的旅游,人气真旺,因为它是桃花源中的桃花源。
|
|
|
返回顶端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