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光依依
实习版主,努力一把,成为正式版主!
加入时间: 2006/12/14 文章: 831 来自: 安徽亳州 积分: 3477
:
|
|
1.我们是`熊猫一族"
作者/杨雨萱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知不觉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鲜名词.就拿所谓'领族类'来说,有金领族,白领族,粉领族,蓝领族等等,人们用它们来形容各个阶层的工作者.
而每当我看到,对面高三班那座三层超载的教学楼,心里就为之震撼.,即使是下课的时候,也根本就看不到一星点喧闹欢乐的场面.它总是那么平静,那么安祥;平静得只是呈现着单调而乏着灰色的亮点,安详得让你捉摸不透它的思想.
这不禁使我想起,人们用金领,白领,粉领,蓝领等词语来,于是我思想着,思考着:将来我会属于哪一族呢?我们刻苦学习,到底为何?我们当不当被视为劳动者?那么我们,应该列为那族?说真的,我百思不得其解,那些所谓的领类,根本就不适合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学生.有没有属于我们的代名词?我反复思索着,今日豁然开朗."熊猫一族"这个称呼,对于我们这些莘莘学子是多么形象.
也许,你会纳闷:怎么搞的,你们青少年在你眼里,竟然成了国宝熊猫?是不是因为你们太懒惰,想像熊猫那样只会享受;是不是你们生活在独生子女时代,有亲人崇爱娇惯,就只甘当宝贝.答曰:非也!
众所周知我们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祖国的花朵.这些崇高而又美丽的称谓,透析出祖国和人民给予我们的殷切期望.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当然可以和我们的国宝大熊猫相提并论了.不仅如此,除了国家和人民,还有学校和老师,家长和亲人,他们崇高的爱意在娇惯在放纵着我们,时刻被保护着我们,关爱着和被希冀着我们.所以我们确实和熊猫一起被视为国宝了.
想到熊猫,就一定会联想到它们憨态可掬的模样.现在,各地成立大熊猫保护基地,熊猫被迫呆在自然保护基地里,习惯懒洋洋地享受人为的自由和阳光.而我认为,我们这群学生却恰恰相反,我们一点也不懒惰,一点也不自认为自己就是一块宝.而是经历了无数大大小小的考试洗礼后,无论成败,每次依然要背起行囊继续起航.面对前方未知的征途,面对高考的门槛,我们原先所向往的,快乐轻松的高中生活,变化为美丽的肥皂泡;我们想要的七彩青春和最真实的自我,在现实中也被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与做不完的作业所埋葬.从这一点上说,我们是被高考禁锢着,习惯在机械的学习中,犹如'国宝熊猫'被迫禁锢在保护区里一样.
说到这,我想起前天发生在我身旁的一件事.中午十分,阳光灿烂.临桌女生指着自己眼皮道:"呵~漂亮--我的丹凤眼!我估摸着,这是我们最流行的'黑眼'妆."原来她的'黑眼'妆,是因为作业多熬夜而成.其实在当代的大中小学校园里,随时可以看到一个个难兄难弟,面上戴着这样大大的黑眼圈往返于家庭,学校和食堂.有时,我们最盼望的即是假日的到来.因为到那时,我们才有翻身获得自由的机会.
然而假期到了,我们又何尝获得了自由!现实中的高考,指挥着我们,家人,还有老师.为此,家长视我们为宝贝,老师视我们为希望,祖国视我们为栋梁.为了能走进高等学府或名牌大学堂,我们不敢怠慢,无时无刻不在拼搏着,奋斗着....成天湮没在课本和复习资料里.我们不是不累,但却甘愿做傻乎乎的大熊猫.也许正是因此,高三的教学楼,才先得如此平静,没有丝毫喧闹.
假如你真的看到,那总是呈单调亮灰色的教学楼,也许你的心也会和这冬日里的寒风一样冰凉;也许在你心底会默默祝福祈祷,为他们,为自己,为祖国,也为我们这"熊猫一族".或者还会在你脑海中浮现出唐代大诗人王昌龄"黄沙百战身先死,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句.这时,你一定会说:这就是当代学生们意志和毅力真实的写照,但你却不懂我们心中的悲喜.
成长需要付出代价.我们逐渐长大,已经理解成长的涵义,所以我只好用"熊猫一族"来调侃自己,来调侃我们枯燥的高中生活.
注:本文首次发表在《少年作家.青春男女生》杂志(2007年3月上旬刊散文天空栏目)
2。爱在宋时江南
作者/杨雨萱
密密织织的细雨中,正值豆蔻年华的她手撑纸伞走在湿润的青石板上。细雨无声饿润入脚下灵秀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秀美如画的水乡养育出俊秀的人儿。凝脂如玉,弯弯的柳黛眉,目如秋水,嘴角浅笑兮扬,调皮的笑窝时隐时现。素色衣衫,裙底散落着浅色花瓣,与身后的江南烟雨溶为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是初读宋词时,读欧阳修的“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脑海中留下关于宋词的印象。
从那后,喜欢上宋词,喜欢它的妩媚艳丽,喜欢它的清秀娴雅,喜欢它的凄婉优柔。
宋词是最美的词,它擅长抒情,使人心醉沉迷。宋词是一长巨大的丝网,纠结着风花雪月、爱恨情愁,它是中国古典文化沉淀的精华。它长短不一的词句是一幅美丽画卷、一片秀美风景或一段令人回味悠久的故事。
在宋词飘逝的年代,那是一个精致细腻的朝代。在墨香画卷中沉淀升华,在历史沧桑中浓缩为前方一抹淡影。
不知何时开始在青春中多愁善感的我,喜欢一遍一遍吟诵“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以疏解临风洒泪、挑灯叹月的心绪。当读到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心中响起千万共鸣,不禁拍掌称好。后来读到辛弃疾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使我读懂青春成长的另一面含义。
当月光洒进室内,柔和而温馨,我想起“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七夕时,躲在葡萄架下,仰望星空希望可以看到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我会想起秦观那首《鹊桥仙—七夕》“两情若是久长在,又岂在朝朝暮暮。”心里想如果牛郎织女知道有此佳句会有怎样的感想呢?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不喜欢李煜这个人,却对他的词奉若珍宝。怀念的是繁花似锦的生活,怀念的是水调歌头的情调。
繁华的宋王朝消失在烟波浩淼的历史长河中,但留下它“枕前词供檐前雨,隔个窗儿滴到天明。”的欲说还休;“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多愁善感;“自在花飞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满绪愁情。
千年之前的一场急风骤雨,前尘的遗梦,苍茫世间何处是可以转身淡去的尽头,横亘的时光穿越千年的时空。
当宋时江南烟雨蒙胧,秦淮两岸歌舞升平。我愿在青滕静攀的斑驳曲巷中,着一袭素色罗裙,看流水落花春去也;我愿在西子湖畔品晓风残月,看绿柳如烟;我愿在藕花深处的蚱蜢上拈花微笑。
回眸间,看万千繁华落尽。
文章来源本论坛:
1.我们是`熊猫一族"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28137
2.爱在宋时江南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46692 |
|
|